刘选国
2016年4月30日台币360折合人民币,在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成立五十周年庆祝活动上,前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致辞中表示:“五十年来慈济带领着台湾史上最有创意、最有远见、平均年龄最高的志工走遍台湾与全世界,让社会吹起慈善风气。”
五十年来,慈济成为台湾的一张名片,也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华人慈善组织。证严法师组建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志愿者(志工)队伍是其最重要的力量来源。
2015年10月,赴台湾慈济参观访问期间,笔者与慈济志工进行接触交流,初步感受到了其管理模式的魅力和这个群体散发的强大气场。
成员结构层次分明
证严法师经过多年的经营运筹,打造了慈济富有特色的人力资源动员和组织管理体系。
慈济成员构成有以下几个层次:一是会员,即定期向慈济捐款的人,只要捐款并留下个人姓名、住址、身份证号等信息,就可成为慈济会员。目前,慈济会员人数超过1000万;二是委员,台币360折合人民币他们是慈济组织中的管理核心,也是资源动员中心,目前授证委员已达8万多人,其工作包括发展会员、募集善款、组织活动、开展救助工作等。成为授证委员有比较严格的条件,要有正知正见、无不良嗜好、能抽出时间参与慈善等要求,还要担任见习委员、培训委员两年以上;三是志工,也就是参与慈济慈善活动、不领取薪酬的志愿者,数量近200万人,志工还分为在医院担任服务工作的“医院志工”,在环保站做垃圾分类回收的“环保志工”,关怀独居老人的“敬老志工”等。慈济还特别重视青少年志工活动,在幼儿园和小学发展的志工叫慈幼,在中学阶段发展的志工叫慈少,在大学发展的志工叫慈青,据称台湾150余所大专院校里都有慈青活动;四是为了鼓励筹款,授予大额捐赠人荣誉董事称号,简称“荣董”,缘起于建设慈济医院为感恩捐款满百万元台币的捐赠人,1986年开始颁发,目前担任“荣董”的条件是一年内捐款满台币100万元者。五是慈济基金会的受薪员工,属于专业慈善工作者,约有千人,包括台湾和海外,其中花莲总部约有六七百人。
慈济志工人人平等
证严法师特别注重团队建设和平等精神的营造,她曾用“立体琉璃同心圆”来比喻慈济的组织架构:“圆是转动的球体,所有慈济志工不分前后、上下、高低。大家同在团队潜移默化的力量里浸润自身,以团体之圆修自心之圆,辗转相教、彼此精进。”
对于每个层级成员慈济都有不同的发展和维护办法,证严法师常讲“喜舍得欢喜”,让拥有财富的人学习付出,参与扶贫济困、因帮助别人而快乐,找到生命的价值;“济贫教富”,则是通过救济帮助,让贫困者感受社会的温暖,走出心里的雾霾,也培养起乐于助人的品德。
慈济还特别注重礼仪和形式的营造,通过一些庄严的仪式、服饰、标识,使慈善行动具有宗教的庄严感和神圣感,从而激发慈济人的使命意识和持之以恒的参与积极性。所以,慈济之道,先是募人募心,在慈济的道场没有募捐箱,也没有任何人提及劝募,但当来访者心灵认同了慈济后,自然愿意成为志工或捐款成为会员。
爱为管理戒为制度
在管理上,慈济突出“以爱做管理,以戒做制度”。2015年证严法师出版的著作《有礼达理》的第六章阐释了她的“以戒为制度,以爱为管理”的思想:“戒就是规矩,是对自己的制度,每个人修心养性,守好做人的道理,自然能安于本分,在日常生活、待人接物中缩小自己,不逾越规矩;起心动念有一份爱,团体以爱为管理,人人互爱、事事感恩,让志业推动得很欢喜”,“领导者适当授权,令人各司其职,最重要的是不能缺乏感恩、尊重、爱的品德。团队宛如一家人,护爱关怀。如此,才能成就诸事”。
因此慈济有“十戒”,所有慈济人口口不离“感恩”,加之适当的授权,将具体的业务管理交给那些专业人士负责,使慈济的救助工作在有宗教信仰的心理优势基础上,又有了专业性。
充分发挥妇女力量
慈济人力资源动员还有一个重要的路径是妇女力量的激发。早期,证严法师带领一群家庭妇女开展救济事业开启了慈济的慈善事业,至今妇女仍然是慈济会员和志工的主力。
证严法师将家庭妇女培植成了慈济慈善的主体力量,他们以其贤妻良母、柔和顺从的群体形象,成为慈济的核心竞争力,而慈济不仅增加了她们的生活幸福感,还促进了家庭和社会和谐,进而影响了更多男性加入志工队伍。
台湾慈济的志工服务经验,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,尤其是对于既有大量会员又有志愿者的中国红十字会系统来说,学习借鉴慈济基金会发展会员筹款、组织志工开展志愿服务的经验,对于提升红十字会的人道资源动员能力有突出的现实意义。
(作者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)
标签: #台币360折合人民币
评论列表